绚丽、华贵、色泽亮丽,这是造型传神的国宝、介休太和岩琉璃牌楼给人们展示曾经的辉煌。但如今,其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无声地诉说的却是当地缺少维护、疏于看管的现实。
6月20日、21日,本报记者赶往介休市就此进行实地采访。
据当地人讲,冀以和最得意的作品,是在花园南建成了一座假绵山,80多华里外的绵山主要景致,都被他“搬”到了自家院内。
风雨中的华贵
6月20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介休市北辛武乡北辛武村,在村中的一处街道看到,红色的砖块围就的保护墙内,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映衬下的古建,极尽奢华。但走近细看,记者注意到,多年的风雨剥蚀,高低错落的牌楼脊已经有大约四分之一左右损毁。顶部的琉璃瓦部分脱落,搁置在上面。最上面的楼顶,中间的木质檐条断裂,一大块顶瓦塌陷着。旁边靠西的檐角处,一块制作精美的龙头式挑角,依靠一根铁丝类的东西牵连着主体,阵阵风儿吹过,龙头不时地摇摆。“师傅,这个牌楼变成这个破旧样子,大约有多少年了?”“脊梁处的毁坏已有多年,但周边脱落的琉璃瓦和琉璃‘龙头’,是今年初掉下来的。”旁边的幼儿园门房内,一名王姓的老者告诉记者。
太和岩牌楼,是清代晋商、北辛武村冀氏家族的当家主东冀以和所创建。牌楼原为北辛武村真武庙前的门前坊,坐北向南,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此建筑绚丽、华贵、庄重而典雅,其通身包砌之琉饰图案无一雷同,色泽鲜丽,造型传神。牌楼饰件的内容丰富而生动,无论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尤且是文字措辞,既有道教的隐喻,更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美好祈愿的内涵。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牌楼不仅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性佳作代表,而且印证着当年晋商兴盛发展的历史,折射着晋商历史的辉煌,堪称文物瑰宝。这一点,从牌楼两侧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可见。但记者在此1个多小时,拍照、攀墙、找人,却始终没有见到负责看护的人。
“太和岩”主人曾经的辉煌
据介休市文物局副局长宋林伟介绍,北辛武冀氏家族,在明代已是介休市四大家族之一。从明嘉靖年间到清代中叶,这个家族一度在全国设立一百多个商号,拥有巨额财富。冀氏家谱记载,冀氏祖籍临晋县,于宋代迁来介休居住。该家族历经十一世至十五世的经营、打理,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整个家业传到十七世冀国定时,仅其家庭现金积累,已是300万两银子。
但冀家真正的辉煌,是在冀国定五儿子冀以和之时。在其手中,冀氏家族家财万贯,进入鼎盛。冀以和久住北京,频繁出入达官贵人府第。因此,连秀才都没有考中的他,花巨资谋得军功议叙府参将,封殿荣禄大夫,赏戴花翎候选道台。挥金如土,以大兴土木一项为例,他就专门在北辛武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豪华住宅,并在大门外配建了偌大的花园,取名乐天园。而太和岩琉璃牌楼,正是他手中的杰作。牌楼正面,“紫极腾辉”四个大字,以如同帝王飞黄腾达的意境,道出了冀以和的张扬。
处境堪忧谁之过
在介休市文物局,记者见到了2009年当地有关部门拍摄的牌楼旧照。图片中,牌楼的主楼歇山顶一侧的确已损毁,但周边的龙头式的檐角和顶部,尚属完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介休市文物局副局长宋林伟也谈到,当时的太和岩整体保护,确实不错。“但后来,因为属于国家级保护单位,没有批准不能维修,所以越来越破败。”说着,宋林伟取出几份连年来向上级申请的维修报告,以证明自己的说法。
事实确如宋林伟所言吗?记者拿出相机内现场拍摄的照片,询问吊坠半空中龙头式檐角、搁置顶部的脱落瓦块等,是否可以取下来更好地保护时,宋副局长竟然说:“我们不能动,等掉下来后,再将碎片粘贴起来存放。”说到这儿,宋林伟意识到什么,又立即说:“我们也不知道檐角竟然已经吊在半空,是应该赶紧找人取下来保护啦。”
那么保护方面,介休市方面都做了些什么?宋林伟说,他们专门雇有两名人员,每人一年3600元,负责看管。问及当时记者采访时,现场久久不见有专人时,宋林伟脸上露出了难色:“每年那么点钱,人家不可能每天坚守在那儿。”但对于多久他们没有发现这处国宝级建筑的破败处境时,宋林伟坦言,几个月前他们去过。对于什么时候瓦块脱落、搁置,龙头式檐角掉下等,宋林伟称:“看管人员没有报过,我们也说不清。”